【投票】九九重阳杯门球九零后健身老寿星公众号展示评选活动启动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中欧体育 > 绵羊皮

【投票】九九重阳杯门球九零后健身老寿星公众号展示评选活动启动

2024-03-20 绵羊皮
详细介绍:

  为进一步宣传门球运动的健身价值和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非消极作用,2021年初,《门球之苑》编辑部开启对全国,征集各地“九零后”门球健身老人的精彩故事,受到了全国各地门球爱好者的热烈响应。经过半年的展示,数百位门球健身老人的故事感动了门球界,也为门球人传递了积极的正能量。

  为了更好宣传门球的健身价值,更广泛传播门球老寿星的感人故事,《门球之苑》编辑部特在九九重阳节期间推出了本次活动。

  韩布新: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1、由《门球之苑》编辑部根据前期征集并发布的九零后门球老人的门球故事,初步筛选出70余位候选人,作为基础参与者。

  1、本次活动评选出的前三名选手将获得《门球之苑》杂志封面人物刊登一次并获得由长寿公司提供的定制刻字款纪念球杆及证书;

  2、前10名选手将被授予“九零后门球老寿星”水晶纪念奖杯及证书,奖品(门球训练球或门球功能裤)及证书,制作第一批门球老寿星形象宣传海报,随各地重阳节活动推向社会;

  3、所有参与票选,并符合参与资格的门球九零后老人,均获赠编辑部订制纪念品一份(纪念T恤或其他赞助商提供的奖品)。

  1、本次活动主办方享有对所有参评人的展览权以及编辑宣传品、画册的无偿使用权,其版权归创作者所有。

  高淑畔是北京市顺义区门球协会原国航四队门球队员,今年90岁高龄。从一个“小八路军”到如今的“九零”门球老寿星,她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等多个阶段的伟大征程。

  高本元出生于1929年,现年92岁。1949年11月参加工作,先后担任乡镇干部,县委组织部部长、县纪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当时门球运动项目刚引进不久,他一边学习门球知识,一边招兵买马发展队伍,用了3年时间,在全县建立门球队5支,发展运动员50余人。发展最高峰的2005年,队伍数量达到13支,队员近200人。

  贺才雄老师生于1928年,今年93岁。1950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过乡镇干部、平昌中学后勤处主任等职。平昌县门协于1986年成立,而贺老1988年退休后,就喜欢上门球运动且全身心投入,先后担任过县门协秘书长、顾问。

  王启才的家乡在四川达县,生于1932年4月的他,已步入了“九零后”的行列。1992年4月,他从达县粮食局退休后,就在退休职工中组织了一支门球队。作为队长,经常率队参加地区和县里门球赛。由于领导支持,队员争气,比赛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便时不时受到上级表扬。成绩的取得和领导的鼓励,更加鼓舞了他和队友们的积极性。他也从此与门球结下不解之缘,一晃就是三十载,门球成了他退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现年92岁的抗战老兵尹桂林,延安少年读书班学员,三五九旅“南泥湾大生产”勤务兵、警卫员,1948年火线上入党,参加三大战役,1950年赴朝参战任军队医生,1954年战场负伤转业到国家冶金部。1980年支援国家开发建设环渤海石化产业,1986年离休并享受国家地师级待遇。

  93岁高龄的志愿军老战士王德启,原是北京门头沟河南台村人。1947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被编入晋察冀军区第六纵队。在解放战争期间,先后参加过平汉铁路北段破袭战、察南绥东战役和平津战役等重大战役。1951年入朝作战。参加了文登里防御作战,东海岸抗登陆作战,金城反击战等战役。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王德启作战勇敢,三次荣立三等功,两次荣获由朝鲜人民军颁发的立功勋章。

  在北京市顺义区潮白河畔滨河岸边,人们经常能够正常的看到一位喜欢吹葫芦丝的女士,而她身旁的轮椅上,坐着的那位老人,是她的母亲——“九零后”门球老寿星郑瑞莲。

  龚伦和老人生于1928年,今年93岁髙龄。1947年成为小学老师从事教育工作,1949年10月大庸解放后,1950年龚老改行调大庸县人民银行工作,因工作勤奋肯干,表现突出,曾多次获得人民银行先进工作者称号。1982年荣获湖南省人民银行金融红旗手。

  在“蜀西门户”犍为的北街,住着一位“倔老妪”。有熟悉她的人开玩笑说,余老师倔强的一生,可以用“传奇”二字形容——打小她跟封建礼制倔,硬是独自完成了学业。成家了她跟命运巨倔,丧夫之后独自拉扯大四个孩子以及小舅子。年老了跟身体倔,年轻时候太劳累给身体留下了隐患,却依然返聘工作,参加门球运动,九十多岁高龄依然活跃在门球场上。

  汤发祺老人是山东省军区潍坊第一干休所的一位离休干部,今年已是91岁高龄。汤老先生1949年9月参军,离休前为某部政委,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汤政委”。

  郝春霖老人生于1930年,山西省汾西县人,1947年参加工作,1958年调到天水,历任团地委书记,县革委、市经委副主任等职务。在任团地委书记期间,他先后两次参加全国团代会,曾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孙贻莹,93岁,山东济南市人,1952年,代表国家女子篮球队参加了与波兰国家队在天津的比赛,赛后被留在天津,为发展天津女子篮球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83年,孙老从天津市第四女子中学退休,曾任天津市政协委员。

  被安庆门球人雅称的“老神仙”,真姓大名王球,祖籍安徽省寿县人,生于1923年11月25日。安徽师范学院美术专业毕业后,1949年春在凤阳进入华东大学江淮分校。淮海战役结束后,王球随中国人民南下,来到安庆市参加革命工作。1950年1月加入中国。这样说来,“老神仙”王球原来是一位98岁高龄的老寿星、72年工龄的老革命、71年党龄的老党员。

  赵红彬老师曾是一名金融战线职工的他,为了鹤壁的金融事业贡献了前半生。1985年,因身体原因,他提前办理了病退。也正是在这一年,他开始接触门球。从那以后,赵老每天都坚持打门球健身至今。尽管已是90岁高龄,他耳不聋,眼不花,腰不弯,背不驼,仍然在球场坚持打球。

  吴成章出生于1924年2月8日,年轻时酷爱篮球运动,且球打的不错。1948年,吴老参加了由当时政府组队参与的伦敦奥运会篮球赛。1984年吴老退休,他和上海体育学院的田富海教授等人组建了回力门球队。那年正好赶上日本门球队来上海交流,上海体育学院接待了日本来客,吴老和该队进行了多场门球交流活动。

  今年97岁的许盛池是一名党员,离休高级教师。江西师大物理系毕业,1949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在部队和地方历任教师、校长等职,享受副县级待遇。1990年离休后的当年年底开始接触门球运动,很快就对门球产生了兴趣,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深圳,董桂义老爷子是一位95后门球老寿星。他因有着光辉的战斗历程和平凡的门球人生而备受门球人的尊敬和爱戴。

  王风林,今年91岁,是抗战老兵,南征北战,参加过三大战役。原属13军37师,历任战士、排长、工兵连长、团长。转业后,在昆明市五华区城建局工作,并在昆朋市五华区城建局局长位罝离休。虽然王老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低调,说话也很实在,平易近人,从不和别人攀比。

  河北省滦南县门球人胡启民,今年91岁,1948参加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1990年办理离休。今系滦南县总工会离休干部,程庄镇老干部党支部书记。胡老离休后不甘寂寞,投身门球运动,充分的发挥余热,一年四季没有双休日、节假日,比在职更忙了。生活十分充实,身体也特别棒。

  张奎山今年95岁,是常熟门球人心中的门球泰斗。因离休前曾任常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大家都喜欢称呼他“老部长”。“老部长”离休以后,积极投身门球活动,并先后联络十多位市四套班子离休干部加入市机关队、常青队。1991年,他担任市老年体协副主席,分管门球指导委员会,主抓门球项目的推广普及工作。

  徐世弟是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原富阳市)退休老干部,今年己92岁高龄。1950年参加工作的他,先后担任乡文书、公社书记、国营工厂党委书记、镇委书记、县财政科长、粮食局长、财贸部长、市供销社党委书记、主任等职。1990年退休后,1993年8月至2007年3月当选为市门协副主席。此后,他又担任了区老干部门协副主席、顾问。

  朱自强老人生于1929年春,1949年参军,1950年随陆军四十二军参加抗美援朝战役,是位战功赫赫的老兵。1956年转业到地方政府工作,并于1985年离任休养,1986年便结缘门球,是大理第一代门球人之一,门球生涯至今已有三十余载。提到朱老,当地球友个个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姜老辣味浓,资深技艺高,九十高龄劲不减”。

  许志华、董文珍两位老人是一对门球伉俪,也是至今仍活跃在青海省门球场上的一对耄耋夫妻。许志华是青海省西宁监狱的退休干部,如今已是90高龄,是一位矍铄的老者。1950年参军的他,在南京空军某部服役,曾六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到通令嘉奖。1958年,随业到青海省支援大西北,后被分配到公安厅劳动改造局西宁监狱工作。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许老被评为优秀员。

  出生于1928年5月3日的韩少军,1946年初中毕业后在山东老家参加了八路军,参军后在部队宣传队里工作,同时继续学习,有着高中文化。1949年,韩阿姨参加了渡江战役,跟随部队打南京、打上海。全国解放后,韩阿姨在上海转业到地方,先后在上海华东局组织部、无锡市人民检察院工作,直至1984年离休。

  1927年11月11日出生的江苏省军区南京第一干休所的张振超老阿姨,如今已是94岁高龄了,同样每天上午都要到北固山门球场打球锻炼。

  广西河池——当年红七军革命足迹走过的红色土地,这里的好山好水蕴育着许多长寿老人,河池门坛老将苏评先生就是这里面之一。苏老先生生于1927年,1950年参加工作,1989年从天峨县教育局退休,同年便开始打门球,迄今球龄已有31年。

  杨玉龄老大姐今年99岁,是一位离休干部,出生在天津,是地道的天津人。1948年1月,为迎接天津解放,她冒着枪林弹雨,从事我党地下通讯员工作,执行通信联络的秘密任务,并以在纺织行业工作做掩护,冒着“时刻被杀头、掉脑袋”的巨大风险,完成了一项项艰巨使命。

  齐凤和老先生,1928年5月出生,1948年参军,在董存瑞所在的部队服役,入伍一年,就因为政治立场坚定,敢拼敢打,头脑灵活,加入了中国。他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 ,以及解放石景山、通州、八达岭、北戴河的战斗,为北平和平解放贡献了一份力量。之后,他又跟随部队,从北平一直步行到广东,参加了解放广东的战斗。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原人大副主任、离休干部桂陵,生于1924年,从门球运动传到咸宁的第一年(1987年),就开始打门球。他是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别人拉到了门球场。初次见面后,便对门球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从此,他跟门球结缘,生活三点一线:家里、路上、门球场,被大家公认为“四最”门球人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青龙山高中教师唐伯仪,生于1927年,1947年参加工作,在山西从军三年。1950年回咸宁从教。1985年离休,1990年才正式走下讲台。1992年,唐老开始打门球。同年,青龙山高中成立门球队,唐老师任队长。在华中师范学院参加省级教练员培训班学习后,他开始担任门球队教练。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交通局职工何本华,生于1930年,1990年退休。1993年,咸宁市交通局局长雷明高推荐他学习打门球。当时,全区只有一片位于咸安区政府职工宿舍大院内的沙土门球场。由于交通局离门球场较近,所以他天天都去打球。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疾控中心何立常,生于1931年,1991年退休。2006年,受人民医院门球队影响,咸安区疾控中心也组织了一支门球队,何立常积极参加,开始学打门球。

  孙玉江老人,1930年生人,现居四川省成都市。抗美援朝时期,孙老弃笔从戎,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空军12师任地勤机械师。

  杨作铭老先生,1929年出生于江苏省农村一个富裕家庭,今年92岁高龄。小时候,他跟上私熟的堂叔一块读古文观止,唐诗、四书五经,高中在南京读书。1949年5月,19岁的他参加了中国人民,1954年复员到苏州,在文化系统担任领导,从事戏曲、评弹理论研究。1980年4月,他加入中国。1994年离休后,在夫人的影响下,开始学打门球。

  “九零后的门球人张柏棉被大家尊称为张老,是呼伦贝尔市邮电系统的门球运动员。今年虽已94岁高龄,但他身板硬朗,头脑清醒,思路敏捷,一年四季都活跃在市老干部门球场上,是当地年龄最大的门球队员,球友都称张老是门球场上的老寿星。

  余嘉茂生于1927年,今年已是94岁高龄,但门球让他仍然精神矍铄。1951年,他参加革命工作,参加过土改四清,担任过团县委副书记、乡长、县委办副主任,县委信访科科长等职务。1988年退休后,又参加了寻甸县委门球队并任队长,开始打门球,历任县老体协第一至三届委员、第四届常委。

  孙业满于1926年1月出生在安徽省庐江县,在革命老区长大。1943年参加新四军,1945年入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将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在辽宁省西丰县门球人中,有一位93岁的转业军人离休老干部,他身材高大魁梧,已参加门球活动三十余年。然而,在西丰众多门球人的心目中,他的品德和门球情怀更令人所敬佩。他就是宋贵荣老人,球友们都尊称他宋老。

  孙福汇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出生在山东省蓬莱市。1948年,16岁的他在渤海军区参军,后转入302兵工厂工作。1953年入党,1954年被国家保送到东北农学院(现东北农业大学)读书,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等职。由于教学贡献突出,获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于1993年6月退休。

  在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中英街,住着一位老红军——温志强。温老是一位离休干部,也是一位门球老寿星。出生于1931年12月15日的他,是地道的广东人。从“红小鬼”,成长为坚强的革命战士,再到九零后门球老寿星,他堪称是门球人学习的楷模,受人尊敬的老前辈。

  石正兴,1931年5月生于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1952年参加工作,在嘉鱼县潘家湾镇堤防水文站从事长江堤防工作。1964年调至咸宁市(原咸宁地区)堤防处,1981年任副处长,1984年任处长,于1991年退休,是一位长江咸宁段的“老堤防”,为咸宁堤防工作作出过积极贡献。

  刘茂章,1929年11月生于河南省偃师县。1949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解放后,他历任甘肃省徽县、成县人民医院院长,大河店区委书记,两当县陶瓷厂厂长等职,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89年从两当县纪委离休,享受副县级待遇。老伴康春荣,1929年2月生,也是河南省偃师县人,1954年参加工作,1984年从国营企业退休。

  常年在和平区五大道门球俱乐部打门球的唐敏芝老人,今年已是96岁高龄。她原籍上海闵行,落户天津后,从工作到退休,再到享受门球带来的快乐的晚年生活,已经在第二故乡——天津足足生活了多半个世纪,如今仍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富有朝气。

  家住河北区中国铁路设计院天津分院职工公寓的陈佩华老大姐,今年90岁,原籍上海徐汇,1958年因工作需要调到天津。热爱财会管理的她,到天津后挤出时间自学考取“会计师”证书,又根据自身的需求自学了法律专业,奠定了她的人生发展轨迹。

  1997年,高国安从市公用局管理部门退休后,来到家门口的体育馆街新宜里社区发挥余热,担任居委会主任工作。高国安经常走街串户到居民家中,了解到了一些离退休老同志常在睦南道公园打门球。为满足老同志的需求,高国安组织成立了老年门球队。

  刘连山是呼伦贝尔市海拉尔铁路门球运动员,生于1923年,今年已是98岁。1947年,他在海拉尔铁路分局参加工作,先后担任过工长、厂主任等职务。1948年入党,党龄已有70多年,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员、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于1984年退休,享受离退休干部待遇。

  1929年,王同林出生在河北省武安县一个贫苦家庭中。1946年参加民主联军,1948年加入中国。1949年随笫四野战军南下。后转业到地方,历任河南省建工厅处长,安阳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市人大代主任等职。

  武满旺生于1931年,1949年参加工作,曾担任过多个领导职务,但球友们多是习惯尊称他“武主任”。他于1992年离休,享受副处级待遇。2019年建国70周年,他荣获了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和慰问金。

  1930年10月出生的白德洵来自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蒙族名字叫巴图,意思是诚实、守信用。1951年他参加土改工作,1956年进入科左后旗水利局工作,工龄41年。1984年,科左后旗引入门球活动,白德洵在没有退休时的1988年就开始打门球,至今已有33年球龄。

  离休干部钱万青是江阴市门球界的元老,1927年12月出生于江阴山观长安乡,在后塍读初中时,学校的教师都是接受过马列主义思想的人,受老师进步思想的熏陶,在江阴南菁高中读书时,钱万青就加入了进步的学生组织,1948年毕业后,参加工作,今年已是94岁高龄。

  王洪儒1930年出生于北京市房山县大石窝镇广润庄。1947年底参加中国人民,在平西解放区做后勤保障工作。1948年成立三区政府,隗区长从部队要他到政府担任粮秣助理兼支前工作。1949年7月,他又被调到县财政科负责粮食收发、支前。1950年,县成立粮食局,王洪儒任粮食局干部,一直干到 1992年离休。

  在北京房山门球场上,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日,除了雨雪天气外,二十多年来总能看到一个老人骑着电动车来到球场练球的身影。无论是区门协组织的大赛,还是城关分会组织的各项赛事,大家都能在球场里看到一个身披比赛号衣,精神饱满的老人在参加比赛,他就是1928年出生在涿州市码头镇三合庄村的“老八路”——钟信。

  魏文瑞1928年出生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庄头村,1948年8月为逃避抓兵,向北奔走至山海关。同年10月,他在山海关遇到东北人民第三纵队,随即参加了,并随部队参加了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后,他所在的部队一路南下,边走边打,魏文瑞又参加了海南岛战役,直到海南解放。

  “九零后”门球人沈雪乔被大家尊称为“老法官”,是江苏省常熟市董浜镇的一名门球老寿星。今年已94周岁高龄的他身体硬朗、耳聪目明,一年四季都活跃在董浜门球场上,是董浜门球协会年龄最大的门球队员,堪称是董浜门球的长青树。

  北京市昌平区门球老寿星——96岁高龄的柴克锐,出生于1925年3月,1949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加入地下党,1988年在太原赛鼎公司离休,并开始参加门球活动。2000年定居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地区,至今已有三十四年的门球情缘。

  今年96岁高龄的吕光贤,堪称是玉环门球界一名响当当的门球“老将”。吕老与门球的故事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那时,离休后的吕老开始寻找一些兴趣爱好丰富晚年生活。他打过乒乓球、练过太极,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了门球。

  在美丽富饶的“赣中明珠”——高安,有一所百年学府——高安中学。席瑞成老师就是这所学校的退休老师。席瑞成出生于1930年12月24日,南昌英专毕业,毕业后,在高安从事英语教育工作,一直到退休。

  赵毅老人出生于1929年2月,1949年2月入伍,在中国人民炮兵第二师二十八团任宣传员,1949年在二十八团二营任文化教员,1950年任二十八团政治处文教干事。

  在辽宁省本溪市望溪公园门球场,每天都能看到一位身材高大,体态稍瘦,面带笑容的老人与球友们挥杆对垒,他就是本溪市交通局离休干部,今年90岁高龄、绰号“大爷”的郭枝盛老人。

  在湖南省常德津市市,有一位叫赵正元的老人,每天骑着小摩托来门球场打球,球友们都尊称他为“赵伯”。赵正元老人生于1924年5月,今年已是97岁高龄了,职业是木工,在当地一家房产公司退休,70岁开始打门球,如今已打了27年门球。

  于德江,出生于1926年1月3日,原籍山东省即墨县;1946年4月,在解放区黑龙江省安达县政府教育科工作;1948年,被推荐到哈尔滨财经学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嫩江省工业厅工作,曾任副科长;1953年加入中国;1954年,国家建设征调有文化、有能力的科级干部支援长春“一汽”,他如愿服从祖国需要被征召

  在北京市农科院小区的门球场上,有位门球老寿星,名叫周克淳。周老给人的印象绝对没高龄老人的感觉,脸上没有老年斑,身材略显清瘦,腰板硬朗,站立挺直,行走平稳,眼不花,耳不聋,思路清晰,在场上击球、擦球、闪击时动作敏捷,常常打出惊爆全场、引来掌声和喝彩声的好球。

  杨海浪于1930年7月出生在山西省平顺县,1947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8月加入中国,1991年3月离休,离休前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行政处党支部书记。杨老的党龄与共和国同龄,建党98周年之际,他向党组织缴纳了一万元特殊党费。

  田树深,1930年出生在湖北省建始县,美丽的清江画廊景阳河岸边。虽因当时家庭不富裕没有读到很多书,但他从小就特别愿意学习和钻研。通过自身的努力付出,1956年被选送到恩施地区财校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被留在地区行署工作。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他都是兢兢业业力争做到做好。1960 年,他作为湖北省劳动模范出席了“湖北省文教群英会”,有幸受到毛主席、、王任重等领导的接见。

  精神矍铄的石玉文老人,是湖北省一所大学的数学老师,生于1931年,三十多年前开始接触门球。石老师常说:“门球救了我的命。”而这中间又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呢?

  贾晓霞,今年90岁。1980年退休后,她得知西安市组织老年人在古城南门外西侧“松园”打门球,便前往学习,了解学习这项新兴的老年人健身运动项目。

  柴成森老人生于1930年,今年91岁。1948年入伍参加中国人民,在部队曾任排长、连长,参加过桂林、兰州战役,多次立功授奖。1959年转业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农牧场管理局,曾任财务科长、生产办主任等职务,1990年离休。

  刘永正1931年7月出生,1990年初学打门球,因为热爱,悟性很高,门球技术提高很快,当年被咸宁市(原咸宁地区)工商银行抽调,加入了刚组建老年门球队,并担任打1、2号的主力队员。

  91岁的离休干部周振庭,因身高达1米87,队员们私下里都叫他“大周”。大周痴迷门球33年,而发生在他身上悲欢离合的门球轶事也比比皆是。

  蒋云俊老先生生于1929年,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人,党员。1951年参军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曾立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在部队是正连级干部。1964年转业被分配到渠县商业局工作,后调到渠县供销合作社任人事科科长。1990年退休后便潜心投入到了门球事业中,并打门球至今。

  从1945年参军入伍独立营开始,王梦都老人转战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历任卫生员、护士长、卫生所长、卫生队长等职,直至1995年在枣阳军休所离休。

·    网页首页    ·    关于我们   · ·    中欧体育   · ·    案例展示   · ·    新闻资讯   · ·    联系我们   ·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