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中欧体育 > 绵羊皮

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2024-07-19 绵羊皮
详细介绍:

  黄河全长五千多公里,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九个省(区)。黄河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也被称为“母亲河”,在黄河流过的广阔大地上,历代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的华夏文明。黄河水运历史悠远长久,在上游青、甘、宁、蒙、晋、陕的黄河两岸,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一种令人称奇的水运工具—羊皮筏子。

  在今天看来,它不单单是一种水上交通工具,也是凝聚黄河水运发展历史的活化石,多年的历史传承让“黄河上的羊皮筏子”成为一种典型的中国西部黄河中上游民俗文化现象。

  羊皮筏子的历史要追溯到“革船”,顾名思义,革船就是用动物的皮革制作成的水上摆渡运载工具,可能是马革、牛革或羊革,其历史非常悠久。

  《水经注·叶榆水篇》记有“汉建武二十三年,王遣兵来,乘革船南下,攻汉鹿茤民”,《后汉书·列传·南匈奴列传》中记载“北虏果遣二千骑候望朔方,作马革船,欲度迎南部畔者”,可见,从东汉前期开始,黄河上游已有革囊制成的渡河工具皮筏子了。

  与其它动物的皮革相比,羊皮具有原料充足、剥皮简便、充气容易、搬运方便等特点,因此,羊皮成为制作革船的主要材料。

  唐代李筌在《太白阴经》中记载:“浮囊,以浑脱羊皮,吹气令满,紧缚其孔,缚于腋下,可以渡也。”唐代杜佑在《通典》中载有:“以浑脱羊皮,吹气令满,系其孔,束於腋下,浮渡。”宋代军事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卷十一中写道:“浮囊者,以浑脱羊皮吹气令满,系其空,束于腋下,人浮以渡。”上面所提的浑脱,特指一种宰杀牲畜的方式。浑脱羊皮浮囊也只是羊皮筏子的“初级版”,还没有扎制木条框架等“配套构件”,主要是通过绑缚在渡河人腋下来增大浮力,便于渡河,类似于今天的救生圈、救生衣。明确记载的羊皮筏子出现北宋的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宋史·高昌传》中云:“次历茅女子族,族临黄河,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或以橐驼牵木栰而渡。”由此可见,羊皮筏子的历史至少有一千多年。

  为了尽可能提高皮囊的密闭性和柔韧性,一般选择去世的公山羊羊皮,这种羊的羊皮厚实耐用。将整张羊皮囫囵个儿褪下来时,不能使羊皮有丝毫破口损伤,所以剥皮时很少用刀类锐器,多用撕、压、拉、捶、捅等手法剥离。将羊皮脱毛去脂后,扎住头尾、肚脐、三肢,先从外部扎一遍口,再翻过来从内部扎一遍口,这样才可以保证皮囊不会漏气。然后往羊皮里吹气使皮囊膨胀,灌入食盐和清水进行浸泡,最后灌入胡麻油后将皮囊所有孔口扎紧,让皮囊在烈日下暴晒至黄褐色。胡麻油黏度大,可保护皮囊,食盐能使羊皮保持柔软,不易脆裂。皮囊制作完成后,就可以扎制组筏,将多根耐水泡又有韧性的粗木棍绑缚成内有多个方格的方形框架,再把皮囊整齐排列后一并拴绑在框架下面,这样一个羊皮筏子就制作成功了。制作羊皮筏子的关键环节是确保能剥制完好无损的羊皮囊,羊皮筏子有大有小,一般一个羊皮筏子需9—12个皮囊,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个皮囊扎成。

  羊皮筏子制作取材方便,制作的步骤简单,制作成本低廉。使用时结实耐用、轻便安全、浮力极好、操纵灵活、搬运轻便,在滚滚奔流的黄河中,它不怕搁浅触礁碰撞,安全性能极好,并可随时靠岸,能够说是一种无噪音、无污染、无排放、纯绿色的水运工具。

  羊皮筏子有许多适航黄河的优点,但只能“单向”渡运,即只能顺流而下,不能逆流而上。小型羊皮筏子摆渡或运输结束后,需由筏工扛回上游始发地,大型羊皮筏子的长途运输结束后,筏工需将皮囊拆卸晒干,雇用骆驼运回上游始发地,因此有“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之说。

  其次,大多数羊皮筏子形制较小,载重较小,大多数都用在渡河客运,乘坐体验十分有限,除了筏上油污容易弄脏衣服外,还有周转不便、易被河水溅湿衣鞋的“苦恼”。

  最后,羊皮筏子虽是摆渡工具,但不能像普通船只一样一直浮在水上置之不理,需要经常拖至岸上晒一晒,以防皮囊腐烂。晾晒过程中又不能过度暴晒,以防止皮囊爆裂,所以保养工作比较麻烦。

  羊皮筏子柔韧耐磨、遇礁不破,吃水浅,对航道水深要求不高,因此被大范围的应用于黄河水运中,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唯一的水上运输工具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清朝光绪年间开始,都是通过羊皮筏子从兰州运毛皮、水烟、药材等到宁夏、包头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甘肃兰州一带有兰州帮、靖远帮、青城帮等三帮筏户共百余只羊皮筏子从事短途客货运输,1932年以后,兰州至包头的水上运输活动几乎全由羊皮筏子承担。

  在战争年代,作为渡河工具,羊皮筏子也立下了“不朽功勋”。1936年2月,红军东渡黄河,当时渡河船只非常短缺,陕北人民纷纷献出了自己的羊皮筏子,帮助红军渡过汹涌澎湃的黄河。

  在抗战时期,甘肃玉门油矿局总经理孙越琦在嘉陵江上采用羊皮筏子从广元往重庆运输汽油。1942年夏天,油矿局在兰州购置2000多只羊皮胎,雇用20多名筏客,组成羊皮筏航运队,执行军用物资运输任务。在广元编组5个巨型羊皮筏子,只花了15天(木船需30天)就把300吨汽油运抵重庆,轰动山城。羊皮筏子在嘉陵江上航运成功轰动了山城重庆,玉门油矿局举行了盛大的“欢迎皮筏航运队大会”,并摄制电影纪录片作为纪念。为满足群众的好奇心,重庆当局决定将皮筏在化龙桥码头停放一段时间,供市民参观。后来,油矿局的工人贺维智建议在皮囊中灌入汽油,经过试验后,这个办法可行,使羊皮筏子的运油量增加了两三倍。从此,嘉陵江波涛之上,满载汽油桶的皮筏顺流疾行,鱼贯而下,成就了一段“羊皮筏子赛军舰”的不朽传奇。

  在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8月,王震十万大军在甘肃临夏各族群众的支持下,在莲花镇搭浮桥,造木船,扎羊皮筏子,抢渡黄河,在临夏县莲花镇一带至今仍流传着一段顺口溜:“羊皮筏子当军舰,渡过大军十多万,筏子客们真英勇,支援前线扬美名。”

  新中国成立后,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羊皮筏子还经常用于黄河两岸的渡河运输。1954年,兰州的羊皮筏子又远赴西藏,摆渡西藏的宗教人士渡过通天河等。

  羊皮筏子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黄河中上游劳动人民就地取材、创造发明了这一水运工具,它极大地帮助人们拓宽交通视野和生存空间,无疑是中国水运发展史上的一朵“仙葩”。作为曾经的摆渡工具,羊皮筏子如今已成为旅游景点的观光体验项目。吴堡黄河古渡已成为陕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乘坐羊皮筏子体验黄河漂流很受游客青睐。

  作为一种水上交通工具,羊皮筏子连接了黄河两岸的渡口;作为一种黄河文化象征符号,羊皮筏子沟通了黄河的历史和未来。羊皮筏子造型美观、独特,很具有观赏性,近年来已被制作成很多类型的雕塑、工艺品等,向国内外观众展示着黄河文化风采,具备极其重大的文化艺术价值。羊皮筏子的制作流程与工艺、驾驶方法和筏工的感受体验,都是一笔非常宝贵的黄河水运文化财富。在羊皮筏子飘过的地方,就有动听的黄河花儿。黄河花儿是筏工们在驾筏工作中苦中作乐、触景生情而创作的情歌,具有浓郁的西北民歌特色。歌词秀丽婉转,描写了黄河两岸美丽风景,倾诉了驾筏离别后的思恋,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兰州羊皮筏子”已被纳入首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遗产名录保护,我们将羊皮筏子所赋予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不断传承下去。(作者系西安公路研究院有限公司交通环保与低碳技术研究院)

·    网页首页    ·    关于我们   · ·    中欧体育   · ·    案例展示   · ·    新闻资讯   · ·    联系我们   ·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