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走低,羽绒服开始热销。但是由于羽绒原料成本上涨,不少企业在羽绒服的含绒量方面做手脚。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公布的抽查结果为,通过对60家公司制作的60批次羽绒服装产品做抽检,共发现5批次产品不符合规定标准的规定。其中4批次产品的问题集中在羽绒含绒量、羽绒绒子含量不合格,另有一批次产品涉及到纤维成分及含量和耐水色牢度不合格问题。
国家质监总局的相关公告显示,本次对羽绒服的抽查范围比较广泛,包括了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东、重庆、四川等13个省、直辖市60家公司制作的60批次羽绒服装产品。
抽查的标准则是依据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FZ/T 01053-2007《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等,对羽绒服装产品的面、里料纤维成分及含量、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水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干、湿摩擦色牢度、羽绒含绒量、绒子含量、耗氧量、清洁度、气味等级、羽绒微生物、鸭毛(绒)含量等15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抽查报告数据显示,不光是一些不知名品牌的产品存在问题,真维斯、七波辉等名牌羽绒服的含绒量和绒子含量也低于标签明示值。其中,七波辉生产的2013-08/1313200批次的中长羽绒服的羽绒含绒量明示值为67.0%,实测值仅36.8%,两者相差将近30个百分点。线批次的男装羽绒上衣羽绒含绒量明示值为87.0%,实测值仅82.3%。此外,Sotu日月童神、圣雪玛、深傲等品牌的抽检产品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实际上,品牌羽绒服并不能与高质量完全划等号。早在2009年,当时的羽绒服国家抽检结果为飞特、都莎、艾斯菲尔等品牌羽绒服就存在着纤维含量不合格的问题。
有业内人士透露,在一些电子商务平台的售卖的羽绒服才是“以次充好(少)”质量上的问题的重灾区。市民林女士就告诉本报记者,她在某网站某买了一件羽绒服,号称填充的90%白鸭绒,但保暖效果很差。“等衣服不小心破了一个洞后我才发现,里面填充的根本不是纯正的鸭绒,而是一些粉碎过的羽片鸭毛。”
对于羽绒服出现的相关质量上的问题,有质检部门的负责这个的人说,羽绒作为填充物,消费者看不见又不会摸,往往很难识别。特别是以毛片或粉碎毛冒充羽绒的恶劣行为更应狠狠打击。一些粉碎毛加工环境恶劣,卫生指标不达标,含有致病菌,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专家建议消费的人在购买时要注意闻一下服装有无刺鼻的气味,如腥味、臭味等。还要用手拍内胆,如果不蓬松,说明填充物蓬松度差,羽丝、绒丝含量高。于冬雪 谭歆
代言虚假广告需担责乙肝疫苗接种率下降律师偶遇薛蛮子健力宝原董事长出狱扶贫办官员敛财深圳无牌豪车挪威全民成百万富翁罗德曼公开致歉丹东地震局别墅习哀悼邵逸夫中学生翻悬崖上学袁隆平力挺转基因网上转学季羡林日记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