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的扶贫人 下山的致富人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案例展示 > 中欧体育kok入口

上山的扶贫人 下山的致富人

  来自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的ICU副主任医师陈超杰开展“送医下乡”义诊活动。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摄

  2016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中山市正式对口帮扶云南省昭通市大关、盐津、永善、绥江4县;2018年7月,按照广东省委安排,中山市派员独立组成广东省第六扶贫协作工作组,进驻昭通市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

  4年来,中山举全市之力与昭通市开展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扶贫协作,累计向昭通市选派党政干部54人,专业方面技术人才326人;推动对口帮扶的昭通盐津、大关、永善和绥江4个县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帮助昭通市342个贫困村“出列”,44万贫困人口脱贫。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宏大图景下,是一个个鲜活的面孔。他们是迎难上山的中山扶贫人,他们是勇敢下山的昭通脱贫者。不同的乌蒙面孔,共同踏出一条脱贫路,共同奏响一首脱贫攻坚协奏曲。

  6月21日上午8时,趁着周末,来自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的ICU副主任医师陈超杰,再次下乡走访农户,开展“送医下乡”义诊活动。这次他的目的地,是离县城较近的永善县桧溪镇簸箕村。周末下乡义诊,已成为陈超杰到永善县支援的一个习惯。去年9月至今,在他到永善支援的10个多月时间里,永善县15个乡镇他已走访了8个。

  按照《广东省中山市云南省昭通市对口帮扶卫生计生协作协议》,自2017年10月起,中山市对口支医昭通市。从2017年起,中山相继派出三批医疗队赴昭通支援,陈超杰是第三批医疗队成员之一,同一批队员还包括中山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郑炜宏、西区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曹正光、火炬开发区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赵相军。

  “有些村子开车去要3—4个小时,路太险太窄,车进不了村,下车了还要走山路1个多小时。有时一天只能走一个村,甚至还要在当地过夜。”交通不便,限制了陈超杰的脚步。他说,除去路上时间,真正到村开展义诊的时间并不多,因此更加宝贵。

  簸箕村海拔有近千米,上山的路蜿蜒曲折,最窄处仅能通过一辆小车。路的一边是陡峭的石壁,一边是深邃的山崖。行到弯急处,车胎发出吱吱的打滑声。

  “总算把你盼来了。”9时15分,陈超杰抵达簸箕村卫生站。义诊开始,簸箕村上坝二村村民马友宁在护士的搀扶下慢慢走进卫生站。马友宁今年75岁,走两三步就要大喘一口气,说起话来,声音也是沙哑的。

  “你的情况要慢慢治疗,要有耐心。”经过诊断,陈超杰发现老人有肺气肿症状,且症状较重。治疗除了需要用药物,还需配合理疗。这样的病症在村里并不是个案。陈超杰现场演示了“梁陈健肺七步操”,供患者和村民学习,以增强肺功能。这套健肺操,是他与对口帮扶永善的医疗专家、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医生梁亮标联合发明的。

  通过日常接诊,陈超杰发现,当地群众有咳嗽咳痰症状,不少人患有慢阻肺。让他感到痛心的是,因为山路难行,很多群众来一次县医院需要走5—6个小时,加之缺医少药,患者往往得不到规范、有效的治疗。

  为此,陈超杰在永善支援期间持续研究更具普及意义的保健医疗技术,健肺操便由此诞生。“人可能会走,但技术是不会走的。希望可以通过传播先进经验和技术,实现‘以点带面’。”陈超杰说。

  上午11时许,近两个小时的义诊结束。告别簸箕村村民,陈超杰坐上越野车,赶往会溪镇中心卫生院,给那里的医护人员分享治疗经验。车上,手机响起,今年参加高考的儿子给他发来了问候。当天是父亲节,前一天晚上,他已收到了儿子的节日礼物,一双手套,是送给他在高山义诊时防寒用的。这是他多年来第一次没有和儿子一起过父亲节。

  雨季来临,对于港口镇大南中学教师吴权明来说,到学生家中家访的路更难行了。吴权明是广东省第六扶贫协作工作组派出的第三批长期支教队队员之一,从2019年9月到盐津县柿子中学支教,为期一年。

  柿子中学坐落在白水江边,这里的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山村,家庭条件艰苦,学习的“底子”也相对较差。让吴权明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一次数学考试中,他所带的一个初三年级班,班上50多名学生竟无一人达到及格线。

  为找到学生学习问题的根源,吴权明决定到学生家中走访了解。起初,他低估了家访的难度。“第一次去的那位学生家在大山山顶附近,我们从山脚出发,走了一个半小时还没到。”回忆起第一次到学生家中家访的情景,吴权明印象深刻。

  吴权明第一次家访的对象,是柿子中学九年级180班的郭孝清。郭孝清品学兼优,自进初中以来,每次考试成绩都在全年级排名前10。但他的家庭条件艰苦,母亲在他8岁时离家出走,父亲常年多病,于2019年4月去世,家里仅剩姐弟二人。姐姐现就读于县城高中三年级,姐弟俩住在偏远的山村,日常仅靠每月每人240元的低保补助生活。

  家访当天,走过泥泞的山路,吴权明在村民的带路下来到郭孝清家中。眼前的景象令他震惊:郭孝清家的房子由木板搭成,墙不避风,家徒四壁,屋内仅有几张破旧的桌凳。

  郭孝清出门迎接老师,穿着一件母亲离家时留下来的女式西服外套。当时已是深秋10月,大山里的气温很低,但他脚上只穿了一双旧拖鞋。看到这一切,吴权明心里一酸,眼泪不禁往外涌。“以前听学校老师说过,但是没有想到情况会是这样。”经过家访,吴权明鼓励郭孝清增强信心,通过学习改变命运。2018年,在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郭孝清姐弟俩有了更好的居住条件,如今他们已住进一间约30平方米的砖墙房屋。

  除了关注好学生,吴权明也没有忘记拉一把“掉队”的学生。进入学校以来,他对近年来柿子中学学生的成绩做多元化的分析,与当地老师一起制定了盐津县柿子中学“临界生管理”跟踪活动计划,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校园外,吴权明也没有闲下来。2020年寒假前后,吴权明与广东省第六扶贫协作工作组第三批长期支教队的其他几名老师在中山发起向昭通山区学校捐赠图书活动,3万多册图书穿越千山万水,陆续从中山各中小学送到昭通当地的校园。

  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即将结束,但吴权明不打算给自己的支援计划画上一个句号。打开微信,吴权明展示了两个微信群,一个是爱心助学群,一个是他与盐津各校教师组建的教导学生的经验交流群。前者清晰地记录着他的朋友和中山爱心企业家向云南贫困学生捐资的情况,后者密密麻麻的聊天记录,则全部是教学技巧和经验交流内容。他表示,教育扶贫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他希望能用自己的行动,给山区教育发展尽一份力。

  每天傍晚18时,昭通市永善县最大的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红光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下称“红光安置点”)都会准时热闹起来。社区小广场上,人们在此跳舞、唱山歌,引来不少居民围观。6月以来,虽疫情防控形势趋于平稳,这样的集体活动慢慢的变成为社区居民之间的约定。

  红光安置点占地650.62亩,安置搬迁群众约1.3万人。群众搬迁入住工作从去年11月25日启动,10天内便已完成。

  “大家都想快点搬进来,搬屋当天,大家都相互抢着帮忙。”回忆起搬迁时的场景,永善县团结乡东胜村岩口社建档立卡贫困户韦学英依然历历在目。在这次搬迁中,她一家5口分得一个4房2厅的新房。如今,她和丈夫、两个女儿和婆婆一起住进了新居。

  红光安置点位于永善县城西北部,离县城不足5公里。住进城里是韦学英多年的愿望。两年前,为了让大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她带着两个女儿到永善县城里租房,一边工作,一边陪读。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照顾两个女儿,她在县城中的一家烧烤店打工,上班时间安排在下午5时至凌晨2时。“每天都跟时间赛跑,下午接大女儿放学后,让大女儿照看小女儿。我就赶去店里上班,一直到凌晨下班才能回家。为了孩子,累也值了。”韦学英说,由于丈夫长期在外地打工,婆婆还要在家照料田里的庄稼,照顾孩子和工作的任务就只能由她一肩挑下。

  2017年,搬迁的消息刚刚传来时,韦学英还半信半疑。再三确认之后,她十分惊喜,于是帮助扶贫干部一起进村入户向老乡们做思想动员,说服群众支持开展易地搬迁。搬迁后,韦学英和村民们原有的土地所有权不变,家中的耕地可实施土地流转、退耕还林,发展竹林种植等,相关林业补贴和种植收益仍归村民所有。

  可喜的变化,也发生在丈夫和女儿身上。在社区劳务机构的推介下,韦学英的丈夫在社区周边找到了一份建筑行业工作,每年收入约3万元。作为红光安置点的配套工程,由中山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参与援建的九年一贯制中山博爱学校已经启用,学校距离韦学英家不足1公里,女儿上学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

  如今,家中老人随迁至新居,孩子也入读了新区中的小学,丈夫每天能回家吃上热饭,帮忙照看孩子,韦学英有了更多的时间考虑她的创业计划。

  看着安置区中日益旺盛的人气,有饮食经营经验的韦学英,打算在社区中开设流动摊档,在地摊经济中寻找新的机遇。

  2016年,中山市正式对口帮扶昭通市大关、盐津、永善、绥江4县。截至目前,中山市已向昭通市累计选派党政干部54人。

  从珠三角走进乌蒙山,扶贫干部,成为中山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勇当脱贫攻坚一线的“战斗员”,甘作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挖井人”,争当产业扶贫的“挑担人”。他们用脚步丈量乌蒙山,踏出了一条前无古人的扶贫助人之路。

  6月下旬,绥江县南岸镇胜利村,山坡上弥漫着一片果香,漫山的果树枝头挂满了即将成熟的“半边红”李子。第一季的李子采收已接近尾声,这几天,仍有来自广东的客商直接开车上山收购。绥江县县委常委、副县长谢力生又一次来到村里,了解今年李子的收成。

  绥江的李子林里,留下了谢力生数不清的脚印。时间轴拉回两年前,2018年5月,谢力生刚刚到绥江县挂职,为了尽快熟悉绥江情况,摸清绥江的产业家底,他每天早出晚归,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跑遍了全县的镇村。

  绥江山高坡陡、平地稀缺,特色产业小、散、弱,产业链尚未形成。品质优良的“半边红”李子、猕猴桃等农产品因此难以“走”出大山。了解到发展“痛点”,谢力生迅速帮助当地李子合作社联系广东商家,推动绥江“半边红”李子销往广东市场。

  一个多月后,一辆载重10吨的冷链车开进了新滩镇鲢鱼村,绥江“半边红”李子中山运输专车首发。谢力生随后又牵头联系,在中山举办了李子试吃、现场销售等系列活动,终于帮助绥江“半边红”李子在中山打开销路。

  两年来,谢力生紧抓产业扶贫这条主线,大力扶持当地贫困群众种植“半边红”李子、猕猴桃、五星枇杷等农特产品,鼓励养鸡、养牛、养兔等特色养殖,推动“输血式”帮扶升级为“造血式”帮扶,大大拓宽了绥江农产品销售经营渠道和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渠道。

  100多公里外的金沙江畔,海拔2000米的高二半山,新拉村蓝莓基地里的万亩蓝莓果树正舒展枝叶,等待最后的成熟。

  “这里气候湿润、光照充足、没污染,十分适宜种植蓝莓。”永善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汤如烈,对这项扶贫产业如数家珍。他介绍,2017年4月,永善县开展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永善县美林蓝莓基地项目,万亩蓝莓果园从此扎根高原山坡。

  2018年5月,汤如烈随广东省第六扶贫协作工作组来到永善县。为了将一颗蓝莓打造成山区群众的扶贫果,他积极推动蓝莓基地建设,争取中山市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1018.8万元,折股量化给莲峰镇、水竹乡共11个贫困村254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组建专业合作社。通过“龙头公司+基地+农户”的崭新合作模式,采取土地流转、吸纳群众务工等方式,在企业与农民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

  “每户贫困户自己不用出一分钱,就自动拥有了公司4000元的股份。土地流转有租金,务工收入有薪金,入股分红有股金,集体有收益金,通过‘一地生四金’的扶贫机制,万亩云端果园正在带领大山群众脱贫。”汤如烈介绍。

  当好贫困山区和外界的“联络员”,集中力量办好产业扶贫这件“大事”,谢力生和汤如烈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山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深层要义。

  大关县寿山镇麻柳湾,站在海拔900米的国道边,可以俯瞰岔河的全貌。洛泽河河谷将两座大山分隔在两边,在直线距离并不遥远的对面山坡上,几个村落在缭绕的云雾里隐约可见。但是要开车到达对面的山村,起码还要几个小时。

  “刚来的时候,他们连日常喝水的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唐国伟指着对面山坡上的柑子村说。大关县境内“五河”纵贯,层峦叠嶂,全县超过99%的面积被山地覆盖,甚至找不到一块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平地,连县城都建在山坡上。寿山镇柑子村,又是大关县最典型的深度贫困村之一。全村有858户居民,上千人的生活却一直被饮水用水问题所困扰。“靠天吃水”,下雨的时候蓄一点水,水量不足以满足使用不说,水质也十分堪忧,农业灌溉更是大问题。当地村民只能勉强种植一些花生、土豆、玉米等耐旱作物,收入水平可想而知。

  2018年5月,唐国伟到任大关县委常委、副县长。山区群众脱贫还有哪些短板?如何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这样一些问题摆在了面前。他马不停蹄开展工作,一边熟悉有关政策、学习文件精神,一边翻山越岭、走村入户,紧扣民生扶贫等主题开展深入调研。

  了解到柑子村饮水难的问题后,唐国伟感觉自己义不容辞要当好这个“挖井人”。他带着中山帮扶干部和当地村干部一起寻找水源,走遍方圆15公里,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水源地,并安排扶贫资金修建饮水工程,将水引到柑子村。一年后,村里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都通上了自来水。

  在盐津县中堡村,多年以来,村里的几座桥涵时常被洪水冲垮,学生上学、村民外出十分不便,也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风险隐患。作为中山派驻的扶贫干部,盐津县委常委、副县长陈文权把这件“小事”放在了心上。经过多次调研、对接,他联合其他扶贫干部积极争取中山市东西部扶贫协作“村企结对”社会帮扶资金11万元,在中堡村建设了共计5座涵洞桥梁。花钱不多,工程不大,但是这一举措,却实实在在降低了村民进出货运的成本,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大大改善了村民的交通出行条件。

  为了助力当地竹产业高质量发展,陈文权积极争取中山市东西部扶贫协作援助资金,推动竹林营林生产管护道建设。相比山区造价动辄数百万元一公里的市政路,在竹林里修建一条宽1.5米的水泥路,实在微不足道。但就是这样的“小”工程,帮助当地的优质竹笋走出大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市场。

  在很多人眼里,这样的工作可能是花小钱办小事,但在中山扶贫干部和当地贫困群众眼里,这却是事关民生的“大事”。用心用情做好改善民生的每一件“小事”,才能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大计夯实根基。

  一路上,我们深入中山结对帮扶的昭通四县贫困山区,走进中山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第一线,在全国脱贫攻坚伟大时刻感受“山与海”的呼应。

  喝着珠江口咸淡水长大的中山扶贫干部,为了适应西南山区截然不同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克服了不少外界很难来想象的困难。辛辣的饮食,让他们得了胃溃疡;高原反应,让他们忍受失眠的困扰;在山区湿寒的冬天,广东的汉子双脚长满冻疮;山路崎岖泥泞,一些干部在下乡开展工作的路上,多次险些遭遇车祸。有人到了山区工作后,才第一次遭遇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的地震;还有人在昭通工作期间查出重病,但是他们依然乐观向上,在组织关怀下积极接受专业的治疗,同时继续抱病攻坚脱贫工作,让人心生敬佩。

  除了身体上的考验,扶贫干部们还需要承受心理上的压力。山路的艰险,没有让他们退缩,但是对家人的亏欠和愧疚,有时却让他们备感揪心。他们既是白发苍苍老父亲的儿子,又是即将闯关升学儿子的父亲,还是努力支撑家庭重担妻子的丈夫。他们要向手中的脱贫攻坚工作负责,也需要向肩上的家庭重任有交代,但是他们最终总是选择后者让位于前者。

  一位在车祸中失去丈夫的妻子,从此因祸致贫,为了供养整个家庭,她曾独自外出打工,又因挂碍家中3个年幼的子女,只能无奈返回大山深处。助贫企业、扶贫车间的相继建立,让她看到了希望。她选择了工厂里最辛苦、最繁重的工作,没有急事从不请假,工作6年中的大部分月份她都拿到全勤奖。就这样,她用勤劳的双手,撑起一个孱弱的家庭,再次脱贫。让人欣慰的是,她的几个孩子也很争气,其中,大女儿被保送到昆明读高中,成绩优异。“我再辛苦,只要他们愿意读书,我也会全力供养他们。”说这话时,这位母亲眼里散发出的,不仅有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还有已经燃起的希望之光。

  乌蒙山何其磅礴雄伟,她以艰险困苦严酷考验一众山民,同时也给予他们最坚韧不拔的性格、最朴实乐观的面孔。

  “我们不是来扶贫,而是代表广东省来感恩的。”“中山人就是我们的亲人,永远不能忘了这份恩情。”

  8天乌蒙行,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一股力量,像一股强有力的绳子,正在牵引着山区群众走向脱贫致富之路。这股绳子,由中山扶贫人和昭通脱贫者合力拧结而成,共同发力,齐心向前。

  中山扶贫人和昭通脱贫者之间的对话,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宏伟工作中最美丽的注脚;“山与海”之间的情谊,成为全国脱贫攻坚奔小康伟大征程中最动人的风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保不起了!特斯拉3年保费从7000涨到2万多,车主:一年用车成本高达四五万,宁愿卖车后打车,也不愿续高额保费【附新能源汽车保险行业现状分析】

  6月27日油价或迎大涨,10元/升或成现实,92、95号汽油大涨倒计时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    网页首页    ·    关于我们   · ·    中欧体育   · ·    案例展示   · ·    新闻资讯   · ·    联系我们   ·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