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很讲究“身份证”的人,就算买东西,也要看看它的“证件”。前些天逛商场看上了一款皮衣,牌子没听说过,可试穿一番感觉不错,导购又在一旁使劲忽悠,搞得我真有点儿动心。不过,我终究是没买。问题就出在这件衣服没有“身份证”上。导购说,这是店里卖剩的最后一件,标签不知掉哪儿去了,但她保证“绝对绵羊皮,意大利进口名牌”。几天后在另一家商场又看到了一模一样的皮衣,这回是有标牌的,上面全是英文,我只认出了“MADEIN CHINA”,其他一概不懂。问导购,她说这是“韩国品牌,挺知名的”。
我想,没必要再惦记这件皮衣了,它混乱的“身份”已经证明它挺不可靠的,而我坚持的“身份证论”,再一次被证明倒是挺可靠的。事实上,像我这样讲究“身份证”的人也不少,可谓吾道不孤,而部分人甚至将其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则尤其令我折服,或可谓“道可道,非常道”了!
有媒体报道称,北京某消费的人在一家商场购买了一件外套。该消费者经过了解发现,这件衣服是土耳其的一个品牌,但服装代理商在制作商品中文标签时却将产地翻译为意大利,于是他以商场涉嫌欺诈为由将其告上法院。法院审理之后,认定这家商场构成欺诈,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退一赔一”原则,判决退还原告货款,并赔偿等额钱款。
不管是商家由于一时疏忽还是出于故意将商品产地弄错,这种客观上给消费者造成误导的张冠李戴的行为,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毋庸置疑,由于许多消费者对于涉及商品标志的相关知识及法律和法规并不是十分了解,尤其受外文水平的限制,对进口商品的外文标志信息难以正确解读,无法辨别对应中文翻译的对错,而能够像上述案例中那位消费者一样花费心思较真的人又实在太少,这就在客观上为个别商家有意无意的“疏忽”提供了现实机会。因此能肯定,尽管法律和法规的相关条款已经相当清楚完备,而政府监管部门在执法层面也已经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了十分有效的维权途径和手段,但由于消费者存在维权盲区、误区,商家指鹿为马的欺诈行为远比我们想像的多,其“成功率”也远比我们想像的高。
事实上,对于众多购买的人而言,要揭穿商家的把戏实际上并不难,只要把握以下两个简单原则既可:第一,就低不就高原则。上述案例中商家把产地土耳其翻译为意大利,无非是企图以此提高商品的价格,因为意大利货比土耳其货具有更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价位,依此类推,把菲律宾标成日本、把泰国标为法国、把东莞标为香港等,都是商家在玩趋高避低的把戏,消费者只要反其道而行之,就很容易发现问题。这个原则也适用于判断其他标志内容,比如本来羊毛含量为50%却标成80%、本来是人造革制品却标为真皮、本为低等级却标为高等级、本为“有效日期”却译成“生产日期”……
更为关键的是第二个原则,即没事找事原则,或是说较真原则。正所谓,产生怀疑诚可贵,察觉缺陷价亦高,若要利益得保护,维权部门跑几遭。这样做虽然会花费消费者的一定成本,但必然也会增加指鹿为马者的违法成本,降低其违法收益,况且成功维权最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维权成本向商家转移,而维权行动越多,社会收益也会越多,这种对个人和社会均有利好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