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艺人魏稳柱:56年的坚守 近古稀不弃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案例展示

皮影艺人魏稳柱:56年的坚守 近古稀不弃

2024-07-19 案例展示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杨舒曼):近日,西安进入暑期旅游高峰期,西安的各个景点客流量都在猛增。位于西安城内的美食博物馆永兴坊,游客也是络绎不绝。我们在走访发现,永兴坊不仅汇聚了陕西107县特色美食,展示地域特色美食文化,而且在美食博物馆里,每到整点就会进行陕西华县皮影艺术表演。

  我们在后台见到了皮影表演老艺术家魏稳柱。从1960年初学习开始,到2016年,他的皮影演艺生涯已长达56年。

  皮影,又被人称之为傀儡戏,灯影。在华县,又叫碗碗腔皮影戏。它在演出时,是用灯光把影人投射在屏幕上,演员在幕后操纵,通过配音、乐器和灯光布景的配合,以及影人的形体动作来演绎生活百态。

  华县皮影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只需五个人,就能唱出一部戏。角色分为前声、签手、硬弦、板胡、后台。而魏稳柱老人在目前的戏班中负责的前声,将生旦净末丑集于一身,对演艺人员的综合素养要求颇高。魏稳柱告诉我们,这五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任何一个人都要兼顾好几个乐器的表演,他不能替代硬弦,签手不能替代他。

  魏稳柱生于1948年,据他回忆,小时候常听家里的老人说,解放初期华县皮影戏班子48家左右,而且都是技术成熟表演精湛的好班子。而目前能数的上的也仅有三家而已。

  “听家人说,我2岁的时候母亲就常抱着我去看戏”魏老说。因此他从小就耳濡目染,十分喜欢皮影戏。

  1960年,人们的生活进入艰苦时期,那时候魏稳柱12岁了。12岁的他开始拜师学艺,师从著名的皮影表演艺术家魏振业大师。

  之前他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皮影戏,只是因为听得多再加上很喜欢,就自己唱起来。年纪太小很多字不认识,但是也喜欢看剧本。“每年六、七月份,老人们坐在一起纳凉,就要听我唱戏,我就站在中间给大家唱”,魏老回忆道。村里人觉得魏稳柱声音很好,也都知道他喜欢唱戏了。

  当问及当时条件那么艰苦,温饱难以保障,为什么还选择学习皮影时,魏老笑着说,“生活再艰苦,也要有事可干。在饿不死的情况下,就要有追求的活着”。

  从60年代初期开始,到70年代中后期,魏稳柱学艺十年之久。文革期间所有戏目停演,之后的几年里,吃了许多苦头。“一开始有效学习特别难,前声又要唱,要弹琴,还要分戏种敲锣。不同人物角色的声音要不一样,”魏稳柱回忆道,“我给自己有个计划,学习之后想自己组班唱戏”,每天马不停蹄的练习基本功,看戏学戏。

  确定好目标后,魏稳柱每天都认真学习演戏,练习技能,从未有丝毫放松。“那时候每天都下午搭台子,晚上演戏,早上练习,接着继续演出,演出完要赶路去另一个村子,”魏稳柱说。

  一有时间他就琢磨技巧,剧本,人物色彩。这样忙碌的日子没过多久,他就严重过度劳累而产生严重失眠征兆。在西安精神病医院住了四次医院,也使家里不堪重负。

  也正是因为这次生病,之后的2年里,家人不许任何人跟魏稳柱提到皮影戏,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家人的态度。

  那时候每个村子都有农忙过后,请戏班子唱戏的习俗。村里的一些干部知道魏稳柱与戏班是有联系的,就去找他帮忙。魏稳柱请来了戏班,原计划表演2天,结果只1天大家都吵嚷不看了,演的不够好。村干部临时起意,希望魏稳柱能够唱一场。“我当时只唱过折子戏,本戏没有尝试过。但是还是硬着头皮表演完。没想到得到村民一致好评,大家认为我比戏班子演的好”。收到夸赞和荣誉,妻子也很开心,她想即使魏稳柱再去演戏应该也不可能影响病情,就开始支持他。

  这给了他莫大的动力,他又重新跟着戏班子,学习技艺。很快,他就组好戏班开始演戏。第一次农忙结束后到中秋节,演出共56场戏,反响也很好。

  提到自己的戏班子,老人显得忧愁。他曾和戏班子成员受邀去过多个地方演出,甚至还去过日本。那是皮影辉煌的年代,而现在正在逐渐消失。今年老人已经69岁了,头发花白,嗓音也沧桑许多。“之前班子里的人大多都已离世了,现在的年轻人没有愿意学皮影的。一是因为学习时间长,再者因为收益不高。”魏稳柱有些难过的说。

  去年永兴坊的领导找到他,希望能在永兴坊里演出皮影戏。永兴坊自建成以来都在秉承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将很多逐渐稀少的美食艺术、制作流程与工艺引进,“我们很重视非遗的传承,对于皮影戏来说,观看的人慢慢地多,人们就会关注它,促进人们去保护它。”永兴坊工作人员说。

  魏稳柱答应下来后,就一直在这里演出。目前的剧目有经典的《刀劈韩天华》《卖杂货》等折子戏。“有人来看,我就开心。”魏老说。

  来自湖南长沙的吴女士,专门来到永兴坊看皮影戏,她提到,她小时候有过这种模糊记忆,“有人办红白喜事,就请唱戏,很好奇,很欣喜。希望这种艺术不要失传。”

  据了解,永兴坊还常组织活动,让小孩儿体验皮影艺术。在永兴坊内还有皮影制作作坊,不但可以观看皮影戏,还能体验制作皮影。“我们从始至终在努力,希望更多的人了解皮影,爱上皮影”,工作人员告诉我们。

  采访最后,老人说,“皮影自古以来就有说,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现在只剩下老一辈的还在做,这样的传奇怕是要消失了。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和学习皮影戏。我愿意教。”

  皮影的起源:据记载,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

  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

·    网页首页    ·    关于我们   · ·    中欧体育   · ·    案例展示   · ·    新闻资讯   · ·    联系我们   ·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