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产业扶贫夯实全面小康根基(三)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欧体育app下载官网

四平:产业扶贫夯实全面小康根基(三)

  不想种地的,地不荒;不会种地的,流转之后土地收益稳定;没有工作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还能提供就业岗位。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四平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引导农业产业化合作社、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在贫困村布局设点,通过“土地流转+劳务+贫困户”的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在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中获益。

  成立于2011年的梨树县八里庙村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经营和新技术推广应用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曾被评为国家级农民示范社。经过9年的改革发展,合作社成员由组建之初的6户发展到现在的176户,辐射带动600户。

  如今,合作社采取“带地入社、土地租赁和土地托管”三种模式,合作社经营面积达690公顷,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6%。其中,“带地入社”面积210公顷,占30.4%;“土地租赁”面积108公顷,占15.6%;“土地托管”面积达372公顷,占54%。

  通过合作社的组织带动,八里庙村基本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较好地解决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问题。同时,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参与合作经营的农民可以外出专心从事劳务输出,年人均劳务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把地托管给合作社,从种到收再到卖粮,自己啥也不用干就等着分钱。”63岁的杨景桐高兴地说。

  走进双辽市王奔镇巨兴村村部,“巨兴村粮米加工厂”几个大字随即映入眼帘,远近闻名的“巨兴笨面”就产自这里。眼下,正是小麦的生长期,厂房内还没有正式生产。

  说起村里的“笨面”,村支部书记赵德仁和记者说,每年的9月至11月是面粉的集中生产期,那时面粉加工厂就会忙起来,一箱箱一袋袋麦香纯正的“笨面”就会走出巨兴村,销往全国各地,仅去年就销售面粉15万公斤。

  占地600多平方米的巨兴村粮米加工厂是巨兴村产业体系调整同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的产物。它从最初的家庭农场不断成长壮大——2017年,投入扶贫资金91万元,成立了巨兴粮米加工厂,并于当年生产达效。工厂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占扶贫产业项目分红的28%;2019年,争取资金8.6万元用于加工厂的设备改造和包装生产线,扩大了粮米加工厂的加工规模。小麦养殖结束后,村民第二茬可以种植白菜,每公顷土地可增收2万元。目前,巨兴村及周边的小麦种植培养面积达130公顷,建成了特色小麦产业园区,有效地调整了种植业结构,为农民增收开拓了一条新的渠道。

  几年来,四平积极开展国家、省、市、县四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突出对贫困户入社率高、利益联结好、带贫能力强的合作社,适当放宽别的方面条件限制,优先列为各级示范创建典型,确保新型经营主体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有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截至目前,全市有国家级示范社21个、省级166个、市级74个、县级81个;推进贫困户与带贫主体建立稳定利益联结关系,全市有1724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了合作社,参合率达79.2%。

  此外,为慢慢地加强农产品品牌助贫作用,四平着力推进实施贫穷的地方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创建了双辽市绿色杂粮杂豆、梨树县绿色稻米等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了梨树县100万亩国家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组织贫困片区农产品生产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展会、推介会和对接活动;组织双辽市天元润土有限公司和双英种业有限公司等2家贫穷的地方企业,参加农业部主办的东北贫穷的地方县市农产品产销对接大会,加快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

·    网页首页    ·    关于我们   · ·    中欧体育   · ·    案例展示   · ·    新闻资讯   · ·    联系我们   ·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