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质监局:100元以下雪地靴合格率仅43%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中欧体育 > 绵羊皮

江苏省质监局:100元以下雪地靴合格率仅43%

2024-06-21 绵羊皮
详细介绍:

   2014年7月1日,雪地靴标准实施。近期,江苏省质监局对雪地靴产品开展了监督抽查(风险监测)。结果显示,100元以下的雪地靴产品合格率只有四成多。

   本次抽查(监测)生产企业、市售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样品60批次。监督抽查指标方面,抽查的60批次样品中,合格45批次,合格率为75%,存在的主体问题是部分产品的鞋底耐磨、耐折性能、防寒性能和标识标注等指标不合格。

   抽检过程中发现,雪地靴产(商)品的标注非常混乱。部分商品的外观特性、结构与雪地靴标准的适合使用的范围全部符合,但商品上明示的产品的名字和执行标准却是五花八门。有商品名称标注为雪地靴却执行其他标准,还有商品名称和执行标准都不是雪地靴,却同样被冠以雪地靴之名销售。个别产品甚至标注皮凉鞋和拖鞋的产品质量标准。很多企业受长期生产外贸产品的影响,不知道怎么正确标注鞋类产品的规格型号,有使用欧码标注的,有欧码和国际通用码混标的,也有国内码和欧码混标的。

   标识标注的混乱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符合雪地靴标准适合使用的范围的产品也执行了雪地靴标准,外包装和产品的标识不一致,标识标注不全,交易洽谈记录和实物名称不符。此外,三无产品充斥小商品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100元以下的雪地靴产品合格率仅43%。100~200元之间的雪地靴合格率为73%、200~300元之间的雪地靴合格率为80%、300元以上的雪地靴合格率为100%。

   风险监测指标方面,对水蒸气渗透性能、帮面和衬里材料等项目进行了风险监测,49批次样品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符合率为81.7%。

   看标识:正规的鞋类商品,标识中应包括:商标、品名、鞋号、材质、产地、企业名和联系方式、三包规定、执行标准、生产日期、颜色、货号、等级等,漏标和不标的商品,消费的人在购买时应特别谨慎。

   看标准:明确、准确地标注产品所执行的标准,是商品入市的基础要求,同时也是消费者维权的重要依据。若不看清楚或者看不到产品应标注的执行标准,即便是外观长得像雪地靴,但不一定符合雪地靴产品质量标准的特定要求。

   看鞋底:色泽是否均匀一一致,底面是否有清晰规范的规格标注,最好能看到和产品包装一致的商标。小作坊的产品是不具备这一特征的。看鞋底厚度,鞋底越厚,保温性能越好;看花纹深度,花纹深度要适中,太浅了不防滑,太深了鞋底容易断裂。

   看帮面:正规的的鞋类商品,都会在其包装上明确标注帮面材料的具体种类。未经特殊工艺修饰的动物皮革和人造皮革在视觉上是有区别的,前者色泽柔而后者往往光鲜眩目。拨开帮体上的毛,看里面的毛皮结合处,如果结合处很密,毛是长在皮板上,每个毛孔几根,很均匀地分布,则为皮毛一体。若有明显的编织经纬线,即为人造毛或羊毛编织在基布上,则不是皮毛一体。

   从材料特征上看:皮毛一体的雪地靴,兼具柔韧、耐穿、保暖、透气于一体,但价格相比来说较高、受潮容易造成帮面变形影响美观;用人造皮革帮面和人造毛内里制作而成的雪地靴价格相比来说较低,有些用高密度人造毛为内里材料制造成的雪地靴,虽然也有较好的保暖性能,但在保暖的耐久性上却无法和皮毛一体的相提并论。消费者应通过你自己的喜好和详细情况合理选择。

   摸鞋帮:皮毛一体帮面手感饱满、柔韧,帮里绒毛稠密且富有弹性;而人造毛绒手感虽也细密,但弹性较差,人造皮革帮面手感柔软性差,且相对滑腻。

   摸鞋底:好的鞋底做工细致、光滑、无肉眼可见的气泡和胶缩现象,手感柔韧且富有弹性,而差的鞋底弹性较差,做工粗糙,手感僵硬。

   可取少量帮体上的毛燃烧后,闻气味,有烧毛发味,残留物呈松而脆的黑色焦炭状,且用手可以碾碎,则说明帮体上的毛是真的动物毛,否则就是人造毛。

   闻有无异味和其它刺激性气味,有些用回收橡胶材料制造成的鞋底,闻起来有一股较浓烈的汽油味,而这样的鞋底其耐磨、耐折性能是鞋底中最差的;有中间层的帮体材料,由于帮体粘合用胶水质量低劣,也会产生刺激性气味。

   一问产品有无售后服务和保修期。目前市场和网店销售的大部分雪地靴,在其产品和包装上都无必要的“三包规定”说明,消费的人在购买时,必须询问清楚。

   二问有无正规的销售发票。在开具销售发票时,对于一些产品上未明确标注而销售商在销售过程中说明的不确定的质量信息(如帮体内外的材料),应当在销售发票中予以注明,以备维权。

·    网页首页    ·    关于我们   · ·    中欧体育   · ·    案例展示   · ·    新闻资讯   · ·    联系我们   ·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