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水富村,一场父子之间的牛皮凳制作竞赛正在紧张进行。
父亲林进光用传统手工做法,牛皮、藤条、圆木,加上一双巧手,就是他全部的材料和工具,靠的是技艺纯熟。
儿子林庆飞则掏出他的一筐工具,钻机、固定带、固定环、固定码等“火力全开”。
“年轻人爱琢磨,会用近10种工具,速度又快又省力,一天就能做一张凳子,我却需要一个星期,真是比不过哩。”林进光指着儿子的工具箱,笑着说自己做牛皮凳不如儿子。
在过去的较量中,林进光是常胜将军。2003年,昌江在全省率先探索“生态移民”模式,将王下乡牙迫村整村搬迁到石碌镇水富村。牛皮凳制作手艺借此走出大山,而林进光的牛皮凳手艺也“走俏”了20多年。
林进光指着家里包浆的第一代牛皮凳说:“王下乡以前的生活很苦,连张吃饭的凳子都没有,便就地取材,用牛皮和藤做了一张牛皮凳。”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这张结实耐用的凳子成了林家的“传家宝”。“那时候我们制作并不讲究,没有标准尺寸、样式,在工具的使用上仅有一把铁刀,凭的是经验。”他说。
因为保留着牛皮凳传统制作手艺,水富村牛皮凳在政府的推广下渐渐有了知名度,有买家主动上门来寻。
第一张牛皮凳是何时卖出去的?林进光早已记不得,但他肯定的是,买家一进村,便一眼看中了牛皮凳的古朴、原生态之美。那时,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其貌不扬的牛皮凳,竟是买家眼中富有独特魅力的物件。
“以前只觉得牛皮凳方便家用,没想过还有人买。”林进光很惊讶,从此转变思路,牛皮凳不能只“养在深闺”,还要投向市场。
“春赏木棉红”旅游活动、“三月三”、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消博会……渐渐地,牛皮凳作为特色工艺品慢慢的出现在各大活动的展示台上,有了新的功用。
“今年消博会黎锦时装周闭幕秀场,我们用了108条水富村牛皮凳来布场,非常有民族特色,牛皮凳也可以登‘大雅之堂’。”昌江文化馆馆长郭宏明说。
来自海口的音乐爱好者李先生,见到牛皮凳后激动地把它拿起来当作手鼓。“这脆响的声音很有特色,不比一般的鼓差。”
牛皮凳的多样化功用带来了商机,可耗时长、难度大的工艺让出货速度跟不上需求。
两年前,林进光的小儿子林庆飞退伍返乡,跟着父亲学做牛皮凳,林进光有了帮手。与他不同的是,林庆飞善于网罗各种工具,如运用能调节松紧的固定扣牵拉牛皮、用钻机来给牛皮打孔……最重要的是,制作周期从一个星期缩短至一天。
“又有一笔50张凳子的订单。”林庆飞打开手机得意地告诉父亲,这是海口的客户从微信上跟他订的。
“微信上还能卖牛皮凳?看来我又落伍了。”林进光再一次承认自己不如儿子。“我有时一年才卖50张凳子,他一天就销出去了50张。”
“省内量多送货上门,省外走物流,另外昌江电子商务平台以及淘宝都可以销售。”林庆飞早已将眼光瞄准了网络上更广阔的客户群体。售出的凳子他还负责售后,如果有质量上的问题包修复。
“今后还将努力探索花色和样式,还能定制,争取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林庆飞对牛皮凳的未来十分看好。
要问这信心来自什么地方?如今,水富村熟练地制作牛皮凳的村民有30多人,一年可制作1000多张牛皮凳,总价值约20万元。而在政府扶持下,水富村建起牛皮凳传习所,现有50多位村民加入其中,村民抱团发展产业。
为了进一步产业化,村里正在抓紧制定牛皮凳制造标准,注册牛皮凳商标。“目前牛皮凳的logo已经有了初步样式,还在改进,第三代牛皮凳即将诞生。”水富村党支部书记林树清充满期待。(本报石碌7月3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