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屑病创新口服靶向疗法氘可来昔替尼已在全国多个城市投入临床使用。氘可来昔替尼是全球首个酪氨酸激酶2(TYK2)变构抑制剂,于2023年10月作为1类创新药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适合系统治疗或光疗的成年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
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系统性免疫介导疾病,在中国的发病率约为0.47%,患者人数超650万,且近六成患者病情已发展至中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是最常见的银屑病类型,其主要特征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表面覆有银白色鳞屑,会引起皮肤干燥、瘙痒、疼痛等不适,也会导致患者外貌受损,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
但银屑病的伤害不仅限于皮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涂平教授介绍:“银屑病起因很复杂。在外部环境、遗传等因素诱发下,患者免疫系统发生紊乱,导致炎症因子过多产生和疾病发生。中重度患者有更高风险出现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多种共病,所以要及时启动系统治疗。氘可来昔替尼的出现给患者多了一种前沿系统治疗选择,有助于患者坚定治疗信心,启动规范治疗。“
过去,临床上系统治疗主要是依靠传统口服免疫抑制剂。但这类药物因对人体免疫系统是非选择性抑制,从安全角度考虑不能经常使用。而靶向治疗是近年来银屑病系统治疗领域一大进步。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关欣教授介绍:“靶向疗法主要是针对致病通路里一些关键位点来‘定向阻击’,所以治疗更精准、安全性也更好。”关欣教授也指出,之前靶向治疗大多分布在在大分子药物(生物制剂)领域,须注射给药,且有几率存在注射部位不良反应、因免疫原性导致疗效衰减等问题,“未满需求还是存在的,所以现在TYK2抑制剂这种新型小分子靶向药出现,大家还是很关注和期待的。”
专家口中的 TYK2,全称是酪氨酸激酶 2,它是银屑病炎症通路中的关键信号分子。“如果把炎症通路看作一个信号通路,那么TYK2就是里面的一个‘开关’。”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赵邑教授解释道,“‘开关’打开,信号畅通,上游的白介素-12、白介素-23就可以引起下游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7,这两个都是导致银屑病发生的关键炎症因子。TYK2抑制剂的作用就是‘关闭开关’,阻断炎症通路。“
谈及氘可来昔替尼落地对于我国银屑病临床治疗的意义,北京医院傅裕教授表示:“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医生手里的‘武器’更多了。治疗选择越多,医生就可以越好地为患者‘量体裁衣’,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病情状况、用药习惯等来制订适合这个患者的治疗方案,满足多样化、个体化治疗需求。而且治疗方案增多也有助于治疗的精细化程度提高,避免治疗不足或者治疗过度。”
最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医院夏建新教授指出,虽然已有多项国际大型III期研究证实了氘可来昔替尼的临床获益和安全性,但更期待看到这一创新疗法在我国真实临床实践中的表现和反馈。“我们大家都希望所有药物创新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实验室,更应该反映到临床真实的患者身上。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中重度患病的人能获益于创新的系统治疗药物,降低疾病带来的长期影响,获得更高的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