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在中国上古人的眼中,形象漂亮,温驯忠厚,腼腆害羞,羊羔跪乳,羊肉可口,因此便有了甲骨文的“美”“善”“义”“鲜”“羞”等汉字。英语(课程)中“羊”一词常出现在《圣经》中,作为《圣经》发源地的西亚、北非地区及地中海沿岸诸国在《圣经》形成时以游牧业为主,“羊”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人们的吃与穿两大生活难题。“羊”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其精神价值也得以升华和充实,上升到令基督教教徒顶礼膜拜的高度。
《圣经》中把耶稣基督喻为羔羊,有时也把普通的基督教信徒比喻为羊。略有不同的是,耶稣常为未成年的“羔羊(lamb)”,而信徒们却是成年的“绵羊(sheep)”。《圣经》中,羊象征耶稣是因为人们认为,羊具备许多人类所具有的高贵品质:心地善良、温良谦恭、纯洁无暇,本性上很少有挑衅性但却有宽容度,因而基督教徒对它的赞扬几乎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所以,生肖“羊”应该选择“sheep”译名。英语中颇有一些与“羊”有关的典故,十分有趣。
语出莎士比亚悲喜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Troiles and Cressida)第三幕第三场战士Thersites的话。在特洛伊战争中,Ajax是个有勇无谋的将领,他答应同特洛伊主将Hector单独决斗,结果落入对方的圈套。Thersites见到Achilles谈到Ajax的鲁莽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人们也可以此讽喻那些没有头脑、没有主见的鲁莽的人。
这则习语的来源有两种:一种说法认为,它是直译法国田园诗中的一句:多情的牧羊男女在牧场上谈恋爱,海阔天空,但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回到自己的羊群中来。这个成语就是“回到实际问题,言归正传”的意思。另一种说法:“Let us come back to our sheep.(回过头来谈我们的羊吧。)”仿自法语“Revenons nos moutons”,即Return to ones muttons。这是法国一位佚名作者创作的《巴特兰讼师的闹剧》中的一句话。法语中“羊”叫做mouton,英语中“羊”叫做 sheep。法语进入英语后,mouton演变成mutton。在英语中,mutton只指“羊肉”而不指“羊”,因为当时在英国的法国人是贵族,有钱吃得起“羊肉mutton”,而牧羊的盎格鲁撒克逊穷人就把“羊”称做sheep。久而久之,英语中就把“羊”称作sheep,而将“羊肉”叫做mutton。
成语先见于英国自然科学家约翰 雷(John Ray, 16271705)的《英语成语》(English Proverbs, 1678)。这说法反映了这样一种心态:既然犯严重的罪案和较轻微的罪案惩罚都一样的话,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索性蛮干,犯案就犯严重的好了,比喻一个人下决心豁出去,干什么都不在乎。
典出《伊索寓言 牧人与狼》(“The Shepherd and the Wolf”)。牧人找到一只狼崽,把它和自己的狗养在一起。后来小狼长大了,野性也就渐渐暴露出来,有一次狼来叼羊时,它也追上去吃了一份。没有狼来拖羊时,它也在偷偷地吃羊。成语比喻做了非常愚蠢的事,把事情委托给不可靠的、只会给自己带来危害的人。类似的表达法英语里还有 Let the fox guard the henhouse(让狐狸来看守鸡舍)等。
典出《伊索寓言》中的同名故事。一只狼披上羊皮混进羊群中企图偷吃羊羔,结果给牧人识破。此外,《圣经》中也有“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的说法(Beware of false prophets, which come to you in sheeps clothing, but inwardly they are ravening wolves.)(见《马太福音》第7章)。成语比喻在善良脸孔下掩盖自己丑恶用心、虚伪残暴的坏人。
古犹太人有所谓赎罪祭,就是说,人们要奉献活羊,两手按在羊头上,承认以色列人诸般的罪孽过错,而把这罪都归在羊的头上,让这羊担当他们一切的罪孽,带到无人之地。(见《圣经利未记》第16章)羊本无罪,但要为人担当罪孽,因此,后人把替罪羊喻为因别人过失而承担罪责者,犹如替死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