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的“科技为民”情怀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朴实的“科技为民”情怀

2024-06-20 行业资讯

  他是深受石门镇农户尊重的“土专家”,他用自己的热心肠和执著的精神,带领农民实现科技致富。原本仅有初中学历的他,如今已经获得7件专利,还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浙江省星火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奖1项。

  他是长期扎根基层的“老党员”,30多年如一日工作在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一线的“老农村科技工作人员”。今年已经58岁的他常常说:“在农村一线做科学技术工作,实实在在地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提升履职为民的能力,我感到很快乐。”

  他就是石门镇科学技术人才办主任费洪标。多年扎根一线,和他的团队一起,带动石门镇做好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工作,提升石门农业的科技含金量。他曾经获得过全国农村科普先进工作者、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并在去年10月,作为全省唯一的乡镇基层科技工作者,获评“最美浙江人——最美科技人”。

  在老费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位老党员、一位老农村科技工作者身上闪耀的“科技为民”情怀。

  时间回到1992年,那时候费洪标在石门镇(原羔羊乡)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已经有整整10年时间了。但在那个年代,科技惠民、科技兴农的氛围并不浓厚,农业科技之路究竟能走多远,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成效究竟如何,就连费洪标心里也没底。

  那时候,羔羊的女鞋行业已经开始兴起,家家户户开起了女鞋作坊,对皮革面料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一向爱动脑筋的费洪标注意到,羔羊大部分制鞋企业和作坊用的普通皮革效益并不好。他便主动联系上了四川大学相关专家,开始研究起了全粒面革,这项技术很快便得到应用,科学技术创新带来的巨大效应也很快显现出来,羔羊制造的全粒面革价格从以前的单尺普通面革的3元增加到8元,女鞋的质量也有了显著提升。

  凭借全粒面革这项科技创新成果,费洪标作为全省唯一的乡镇科技工作者,获得了省科技星火成果一等奖,这个项目也直接服务了羔羊广大的制鞋企业。“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费洪标真正清楚地认识到科技创新的无穷力量。

  此后,费洪标便一发不可收拾。他先后与大专院校合作组织实施“金桥工程”计划30多项,结合石门产业实际,广泛开展与国内20多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含柔性引进)高级人才30多人,建立华圣种苗组培快繁生物工程中心、浙江农科院同润养殖固废资源化工程中心等,在石门组织实施了“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示范与推广”等农业先进技术20多项。

  有了老费等一帮爱钻研、爱创新的一线农村科技工作者,石门的农业科学技术走在了前列。省委书记夏宝龙在调研石门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时说:“石门的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搞得很好,为农民增收作出了示范,值得推广。”

  在农村,应该怎样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农户需要怎样的农业科技知识?……这些问题,一直是费洪标在努力思考的。在一线多年后,老费说,农户需要的科技知识是既能带动他们增收致富、又易于掌握运用的科技知识。“要将土专家的土和洋专家的洋融合起来,才能真正带给农民需要的东西。”

  石门的湖羊很有名。2007年,当地湖羊养殖户想为湖羊申请绿色无公害产品,但是按照规定,必要要有大规模的无公害牧草基地来支撑,从而保证饲料质量。怎么办?老费萌生了一个想法,桐乡每年都产生大量的杭白菊秸秆,秸秆能不能用作湖羊的饲料。一有想法,老费便马上和湖羊养殖大户一起摸索。但是围绕杭白菊秸秆会不会影响湖羊肉质、需不需要其他混合饲料等难题,费洪标针对一个个难题,寻求浙江大学动物学院的专家帮助,并将这个项目争取列入浙江省科研计划项目中来。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科研工作,费洪标和同事们终于在这项技术上取得了突破。由石门镇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展的“菊花秆、稻草秆+水葫芦混合青贮和湖羊生态养殖技术研究”项目在石门规模湖羊养殖场和周边农户中得到了推广,其中仅规模养殖场受益湖羊数量就有1.3万余只,利用杭白菊秸秆1万余吨,在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制造了巨大的生态效益。

  “无论是做农业科技推广,还是农业科学技术创新,都需要静下心来,来不得一点点浮躁。”费洪标感慨地说,每次看到自己和团队的科技成果被农户接受,就会由衷地感到快乐,再苦再累也值得!

  还有两年时间,费洪标就要退休了。做了30多年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工作,他对这份职业有了深厚的感情。他说,将来退休的时候,自己也要做一名科普志愿者,让更多人了解科技知识、了解科技的力量。

  现在,桐乡在全市2000余个基层党组织、4万多名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学好党章党规,做合格的员,推动我市早日建设成为诗画水乡典范、旅游人文名城、网络智慧强市。

  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员?工作于石门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一线的老费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学习他朴实的为民情怀,扎根基层30多年,不嫌苦不嫌累,只求自己的这份工作能切切实实地为农户带来效益;我们应该学习他的执著精神,每一项科技成果的背后,都是老费执著钻研的见证。他的经历也启示我们,只要肯钻研,只要不放弃,即使只有初中学历,也能获得省级的科技大奖,也能取得数项国家发明专利。当前,桐乡各项工作非常繁重,特别是干好“大整治、大转型、大招商”三件大事,尤其需要像老费这样的执著精神,既然咬定了目标,就要努力向前冲。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    网页首页    ·    关于我们   · ·    中欧体育   · ·    案例展示   · ·    新闻资讯   · ·    联系我们   · ·    网站地图   ·